12月14日,亞洲文化合作論壇部長座談會在香港舉辦,十五國文化部長或代表圍繞促進文化交流的政策和經驗進行深入研討。會議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召開,中國文化和旅游部部長胡和平以視頻方式發表主旨講話。
胡和平表示,近年來,特別是2019年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召開以來,亞洲各國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加強文化溝通對話、交流合作,取得豐碩成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民心相通注入文化力量。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也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共建和平安寧、共同繁榮、開放融通的亞洲和世界,需要以文為媒、以文通心,發揮文化潤物無聲、浸潤心靈的獨特作用。前不久閉幕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把文化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強調“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深化文明交流互鑒”。中國文化和旅游部愿攜手各方,尊重文明多樣性,在交流互鑒中取長補短,促進人民相知相親,共同譜寫民心相通新樂章,悉心培育澆灌出“美美與共”的文化百花園,發揮好亞洲在全球文明交流互鑒中的重要作用。
胡和平提出四點倡議。一是加強政策協調,共同維護和弘揚開放包容的亞洲價值觀。二是推進項目合作,在旅游促進、經典著作互譯、影視交流合作、文化遺產保護等領域務實合作,推動亞洲國家人文交流走深走實。三是實施絲路計劃,在音樂、美術、演藝、圖書館、文化遺產5個領域啟動實施“文化絲路”計劃,助力形成多元互動的人文交流格局。四是創新合作領域,互相學習分享文化新業態發展經驗,實現優勢互補,將亞洲豐厚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產業和經濟優勢,共同拓展亞洲人文交流新領域。
胡和平指出,2022年是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25周年。25年來,“一國兩制”實踐在香港取得巨大成功。未來,香港在國際文化、旅游等領域的地位將得到鞏固提升,將充分發揮緊密聯系亞洲國家和地區、東西方文化兼容并蓄等特點和優勢,為促進亞洲文化繁榮發展,構建更加緊密的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次論壇由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游局主辦,為期2天,除部長座談會以外,還舉辦“歷史文物活化與保育”專題會議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