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主要分析了2022年全年景區門票預約率空間差異、預約量時間變化和預約偏好。核心觀點如下:全年景區平均預約率為53%,低級別景區線上依存度高,高級別景區線下直銷更有市場;全年預約客流受大都市疫情影響較為明顯,存在“一地有疫情全國受影響”現象;客流重心隨氣溫發生改變,氣候舒適性決定客流總體流向;跨省游自然景觀預約量占比最高,省內游主題公園預約量占比最高,休閑度假和人文景觀受青睞。年輕游客喜歡玩,偏好體驗感、參與性強的景區;年長游客愛看,偏好自然及人文景觀類景區。
一、全年景區平均預約率為53%,低級別景區線上依存度更高
七大區域中,華中地區預約率最高達59.6%,其后依次是東部、西部、南部地區。低級別景區線上依存度高,高級別景區線下直銷更有市場,A級景區預約率分布呈倒金字塔形狀。5A景區資源吸引力大,市場認可度高,直銷渠道占比更多,全年平均預約率最低,為41.4%,3A及以下景區比5A景區高出24.3%。
西部南部3A及以下景區預約率高,東部北部4A及以上景區預約率有優勢。華中地區,不同級別景區之間預約率差異最大,3A及以下景區預約率比5A景區高出39.2%,華東地區差異最小,4A景區比3A及以下景區高出16.8%。
外地人預約多,本地人預約早。全年景區門票總預約人數中外地游客占比77.4%,本地游客占比22.6%,相比本地游客,外地游客更愿意預約入園。相較于外地游客,本地游客對本地景區預訂渠道更熟悉,預約時間比外地游客早,本地游客平均提前1.4天預訂景區門票,比外地游客多0.3天,外地游客更喜歡到達目的地之后邊游邊預約。
二、全年預約客流受疫情影響明顯,客源重心隨氣溫舒適度發生改變
不同時間景區日均預約游客量對比
節假日景區日均預約游客量是周末的2.6倍,平日的3.7倍。國慶節和春節景區日均游客量最高,其后依次是中秋節、元旦、端午節、清明節,勞動節預約量受疫情影響最為顯著。各級別景區日均游客量的季節性變化規律具有較強一致性,分別在春節之后、暑假、十一之前有波峰。其中,5A級景區季節性變化幅度遠大于其它景區,推高了A級景區預約變化幅度。
景區預約對大都市疫情的敏感度高,存在“一地有疫情全國受影響”現象。第二季度上海疫情爆發,多地采取封控政策,景區開放率降低,客流量減少,本應出現游客量小波峰的5月變成了低谷。6月、7月疫情得到控制,西藏、新疆吸引了大批量游客,全國游客量緩慢上漲;8月初西藏疫情反彈,8月中旬至9月初全國景區旅游市場急速收縮,10月份的小波峰也受到沖擊,總游客量減少。
跨省游客源流出重心位于(115.12°E,32.87°N),流入重心位于(114.91°E,30.93°N),省內游客流重心位于兩個點位中間。
跨省游客流重心整體呈現由北往南的特征,季節性流向差異表現為東西方向。全年和四季的客流整體流向均為由北向南流動,其中夏季客流重心從東北往西南方向移動,秋季客流重心由西北往東南方向移動,春季和冬季客流重心由北往南偏東方向移動。
春夏秋冬四季,流出重心按東南-東北-西北方向移動,流入重心按西北-東南-西南方向移動,氣候舒適性決定客流總體流向。春季至夏季,東部區域氣溫升高,浙江、河北、湖南的客源流出量占比上升;西北、西部等高緯度、高海拔地區避暑旅游受歡迎,西藏、甘肅、新疆、青海的景區流入游客量占比增加。夏季至秋季,東北、華北氣溫降低,遼寧的客源流出量占比上升;東南區域氣候舒適度增加,浙江、江蘇、安徽、江西、廣西的景區流入游客量占比升高。秋季至冬季,長江以北區域氣溫低,四川和新疆的客源流出量占比增加;華南、云南南部避寒旅游熱度高,海南省景區流入游客量占比升高。
春夏秋冬四季,省內游客流重心按北-東南-西北方向移動。春季,省內游預約客源重心靠南,夏季黑龍江、天津、陜西的省內游客源占比上升,客源重心北移;秋季北京、上海、廣東、廣西省內游客源占比增加,重心往東南方向轉移;冬季新疆、四川的省內游客源占比升高,重心往西北方向移動。
三、跨省游自然景觀預約量占比最高,省內游主題公園預約量占比最高,休閑度假和人文景區受歡迎
省內游預約指向美好生活,跨省游預約指向美麗風景。西北和西南地區省內游偏好自然景觀,華南地區偏好主題公園,其他區域對各類型景區偏好較為均衡。全年省內游預約主題公園的客源占比為38.7%;各月份預約主題公園和人文景觀的客源占比較穩定,預約自然景觀的客源在5至9月占比最高,預約休閑度假的客源在冬季占比增加。全年跨省游預約自然景觀的客源占比為37.8%;6至8月預約自然景觀的客源占比超過45%,冬季自然景觀預約量占比減少,人文景觀和休閑度假占比增加。
年輕游客喜歡玩,偏好體驗感、參與性強的景區;年長游客愛看,更喜歡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休閑度假和主題公園景區更受年輕人喜歡,預約游客平均年齡分別為22.5歲和25.8歲,文旅小鎮、漂流、溫泉、滑雪、室內和實景演藝、海洋公園、冰雪主題等受到青睞。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更受年長游客喜歡,預約游客平均年齡分別為37.2歲和35.9歲。
數據支持:中國旅游研究院&深大智能集團游憩場景科技聯合實驗室“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基于分時實名預約的文旅行業疫情防控綜合管控云平臺。
指標說明:客流重心是各省份中心點位的加權平均,權重是各省客流量占比。各區域客流量占比變化帶來客流重心位置移動,如東南區域的客流量占比上升,則客流重心往東南方向移動??驮戳鞒鲋匦氖强驮吹厥》葜行狞c位的加權平均,客源流入重心是目的地省份中心點位的加權平均。